“羊角花仰起美麗的笑臉,白云擦亮了萬里藍天……”。7月26日(周六),一支特殊的合唱團,一臺感人的演出博得廣州天匯城廣場里外三層圍觀群眾的陣陣掌聲。這場主題為“來自汶川的謝謝”公益活動,是廣東地區首次由災區孩子們親自參與的感恩演出。一群汶川羌族小朋友,用他們天籟般的歌聲和純真的笑臉,向支持四川災區的廣東人民表達感恩之情,令現場所有觀眾深受感動。許多觀眾表示這是災后他們看到的最為震撼和鼓舞的文藝演出。
懷感恩之心,立重建羌寨之志
早前,由于地震造成校舍坍塌,汶川縣阿爾村大地通訊羌族希望小學的孩子無處上課,在松禾關愛成長基金會、深圳邊防武警七支隊和廣東大地通訊集團等多方積極促進與溝通下,由深圳航空公司免費包機,將該校84名小學生和6名老師接至深圳復課,并為孩子們精心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暑假活動,使心靈受創的孩子們始終被濃濃的愛心包圍和溫暖。
“此次感恩演出是災后感恩教育的重要內容,讓孩子們在感恩當中學會堅強,奮進、成長,這才是對南粵人民的真心回報。”大地通訊羌族希望小學校長朱金勇如是說。
一位羌族小朋友說:“有這么多叔叔阿姨在關心我們,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,將來考上大學,把羌寨建設得漂漂亮亮”。
災區重建勿忘文化“國寶”
古老羌族的集聚地主要分布在茂縣、汶川、理縣、北川等地,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,但只有語言沒有文字,數千年來都是依靠歌聲和舞蹈傳承文化。
“5.12地震”使原本脆弱的羌族文化遭遇滅頂之災,西南民族大學教授侯斌在“地震災區羌族民族文化搶救與保護座談會”上強調:地震對羌族文化的毀滅性打擊更加突顯羌族的活體記載―“人”的彌足珍貴。由此,在羌文化的重建和傳承中,除羌語言推廣、羌寨重建外,幫助羌族兒童健康成長,傳承民族文化傳統,比以往更受到社會關注。值得欣慰的是,感恩活動當中,羌族小朋友表現出堅強、樂觀的精神氣質,讓人深受感動。
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大型“羌族文化”圖片、視頻展,結合原始古樸的羌族音樂,給觀眾留下了完整的 “羌族印象”,進一步加強了廣東人民對羌族文化重建關注熱度。
羌文化保護,廣東企業在行動。
據了解,早在去年9月,由華夏少兒基金促進會發起,廣東大地通訊集團全程資助的羌文化保護行動就已啟動,雙方共同出資捐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羌族希望小學、并組建“大地之聲羌族少兒合唱團”,以繼承羌族文化為起點,幫助日益被漢藏文化同化的羌族兒童講羌話、唱羌歌、跳羌舞。
大地通訊相關負責人表示,感恩活動的舉辦,一方面是為孩子們創造一次感謝社會的機會,同時,期望喚起更多愛心機構共同加入到保護羌文化行動中來。重建大地通訊羌族希望小學也已列入集團近期工作規劃當中。
專家表示,援助四川地震災區,除了捐款捐物等手段外,像大地通訊這樣付諸實際行動,值得高度肯定。而且,在重建家園的同時參與文化重建,更具有深遠的意義。
懷感恩之心,立重建羌寨之志
早前,由于地震造成校舍坍塌,汶川縣阿爾村大地通訊羌族希望小學的孩子無處上課,在松禾關愛成長基金會、深圳邊防武警七支隊和廣東大地通訊集團等多方積極促進與溝通下,由深圳航空公司免費包機,將該校84名小學生和6名老師接至深圳復課,并為孩子們精心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暑假活動,使心靈受創的孩子們始終被濃濃的愛心包圍和溫暖。
“此次感恩演出是災后感恩教育的重要內容,讓孩子們在感恩當中學會堅強,奮進、成長,這才是對南粵人民的真心回報。”大地通訊羌族希望小學校長朱金勇如是說。
一位羌族小朋友說:“有這么多叔叔阿姨在關心我們,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,將來考上大學,把羌寨建設得漂漂亮亮”。
災區重建勿忘文化“國寶”
古老羌族的集聚地主要分布在茂縣、汶川、理縣、北川等地,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,但只有語言沒有文字,數千年來都是依靠歌聲和舞蹈傳承文化。
“5.12地震”使原本脆弱的羌族文化遭遇滅頂之災,西南民族大學教授侯斌在“地震災區羌族民族文化搶救與保護座談會”上強調:地震對羌族文化的毀滅性打擊更加突顯羌族的活體記載―“人”的彌足珍貴。由此,在羌文化的重建和傳承中,除羌語言推廣、羌寨重建外,幫助羌族兒童健康成長,傳承民族文化傳統,比以往更受到社會關注。值得欣慰的是,感恩活動當中,羌族小朋友表現出堅強、樂觀的精神氣質,讓人深受感動。
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大型“羌族文化”圖片、視頻展,結合原始古樸的羌族音樂,給觀眾留下了完整的 “羌族印象”,進一步加強了廣東人民對羌族文化重建關注熱度。
羌文化保護,廣東企業在行動。
據了解,早在去年9月,由華夏少兒基金促進會發起,廣東大地通訊集團全程資助的羌文化保護行動就已啟動,雙方共同出資捐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羌族希望小學、并組建“大地之聲羌族少兒合唱團”,以繼承羌族文化為起點,幫助日益被漢藏文化同化的羌族兒童講羌話、唱羌歌、跳羌舞。
大地通訊相關負責人表示,感恩活動的舉辦,一方面是為孩子們創造一次感謝社會的機會,同時,期望喚起更多愛心機構共同加入到保護羌文化行動中來。重建大地通訊羌族希望小學也已列入集團近期工作規劃當中。
專家表示,援助四川地震災區,除了捐款捐物等手段外,像大地通訊這樣付諸實際行動,值得高度肯定。而且,在重建家園的同時參與文化重建,更具有深遠的意義。
更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