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蕾蕾含淚演唱《我給總理扎花圈》
上海歌劇院在長達10年的時間內,與山西昔陽縣保持著以“音樂援助”為形式的友好關系,昨晚,這個“音樂援助”又結出了碩果,上海歌劇院在上海音樂廳舉行“唱山歌憶江南”音樂會,將昔陽農民作曲家史掌元和上海作曲家朱良鎮的作品同時搬上了“上海之春”的舞臺,引起了聽眾們的極大興趣。
今年88歲的老農民史掌元,已創作了2000余首歌曲,其中,由他創作的《唱得幸福落滿坡》,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與《社員都是向陽花》《采茶舞曲》《一條大道在眼前》和《毛主席來到咱農莊》一起,成為獲得全國大獎的5首農村歌曲。他擔任過25年中國音協理事,28年山西省音協理事,至今還是山西省音協名譽主席,但這位老農民本色不改,多年如一日堅持在山溝溝里參加農業勞動,埋頭于民間歌曲創作。10年前,上海歌劇院演出歌劇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,這位老農民應邀來滬觀看時,與上海歌劇院建立了友好關系。近年來,上海歌劇院每年派人去昔陽輔導、授課、演出和捐贈樂器。3年前,指揮家張國勇拜訪史掌元老人時,提出了把他的作品搬到上海舞臺演出的設想。
經過重新編配之后,史掌元創作的9首歌曲昨晚由林友聲指揮的管弦樂隊伴奏,張峰、遲黎明、熊郁菲、徐曉英等歌唱家演唱。女高音歌唱家江燕燕剛演唱了幾句《唱得幸福落滿坡》,臺下就有不少聽眾輕聲跟唱,因為大家對這首歌曲相當熟悉。黃蕾蕾演唱的《我給總理扎花圈》,是老人得知周恩來總理去世時,含著巨大悲傷創作的,歌聲讓觀眾為之動容。盡管史掌元因年邁而無法來滬,但昔陽縣的領導專程趕來出席了音樂會,當大寨村黨總支書記、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郭鳳蓮出現在觀眾席上時,場內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。這位當年的“鐵姑娘”為感謝上海歌劇院的“音樂援助”,特地走上舞臺說:“現在大寨的七溝八梁,已經成了生態旅游區,歡迎上海人民經常來做客。”中場休息時,許多觀眾拿著節目單請郭鳳蓮簽名,頓時讓她成了這臺音樂會的“大明星”。
音樂會的下半場上演了交響合唱《憶江南》,這是作曲家朱良鎮根據唐詩宋詞譜寫的新作,作品抒情委婉的風格和所展現的優美秀麗風情,與具有濃郁山西地域特色的史掌元作品,形成了鮮明的南北對照。
上海歌劇院在長達10年的時間內,與山西昔陽縣保持著以“音樂援助”為形式的友好關系,昨晚,這個“音樂援助”又結出了碩果,上海歌劇院在上海音樂廳舉行“唱山歌憶江南”音樂會,將昔陽農民作曲家史掌元和上海作曲家朱良鎮的作品同時搬上了“上海之春”的舞臺,引起了聽眾們的極大興趣。
今年88歲的老農民史掌元,已創作了2000余首歌曲,其中,由他創作的《唱得幸福落滿坡》,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與《社員都是向陽花》《采茶舞曲》《一條大道在眼前》和《毛主席來到咱農莊》一起,成為獲得全國大獎的5首農村歌曲。他擔任過25年中國音協理事,28年山西省音協理事,至今還是山西省音協名譽主席,但這位老農民本色不改,多年如一日堅持在山溝溝里參加農業勞動,埋頭于民間歌曲創作。10年前,上海歌劇院演出歌劇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,這位老農民應邀來滬觀看時,與上海歌劇院建立了友好關系。近年來,上海歌劇院每年派人去昔陽輔導、授課、演出和捐贈樂器。3年前,指揮家張國勇拜訪史掌元老人時,提出了把他的作品搬到上海舞臺演出的設想。
經過重新編配之后,史掌元創作的9首歌曲昨晚由林友聲指揮的管弦樂隊伴奏,張峰、遲黎明、熊郁菲、徐曉英等歌唱家演唱。女高音歌唱家江燕燕剛演唱了幾句《唱得幸福落滿坡》,臺下就有不少聽眾輕聲跟唱,因為大家對這首歌曲相當熟悉。黃蕾蕾演唱的《我給總理扎花圈》,是老人得知周恩來總理去世時,含著巨大悲傷創作的,歌聲讓觀眾為之動容。盡管史掌元因年邁而無法來滬,但昔陽縣的領導專程趕來出席了音樂會,當大寨村黨總支書記、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郭鳳蓮出現在觀眾席上時,場內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。這位當年的“鐵姑娘”為感謝上海歌劇院的“音樂援助”,特地走上舞臺說:“現在大寨的七溝八梁,已經成了生態旅游區,歡迎上海人民經常來做客。”中場休息時,許多觀眾拿著節目單請郭鳳蓮簽名,頓時讓她成了這臺音樂會的“大明星”。
音樂會的下半場上演了交響合唱《憶江南》,這是作曲家朱良鎮根據唐詩宋詞譜寫的新作,作品抒情委婉的風格和所展現的優美秀麗風情,與具有濃郁山西地域特色的史掌元作品,形成了鮮明的南北對照。
更多: